近來,接觸了一些App的團隊,都有自己的App,都想要很多用戶,不過大多數都是上線沒多久,用戶還比較少,于是他們就發(fā)給我,說讓我看看怎么推廣,然后我就安裝上看看,由于手機問題,實在裝不了很多App,每次安裝一個新的App就要卸載一個老的App,主要是華為的g7手機問題也很多,所以安裝起來也是非常痛苦,接著是安裝之后,一體驗很多問題,我趕快把他們都卸載了,因為太爛了。但是其中也發(fā)現很多問題,我就把它們寫出來,給各位準備創(chuàng)業(yè)做App的一些忠告。
1.產品體驗太差
說產品體驗差,一般分為兩個方面,分別是技術性的和人為性的,技術性的主要是bug,還沒有點幾下就bug了,比如讀取通訊錄的號碼重復,分享的時候出現跳轉錯誤……反正各種問題,看來主要原因就是測試太少,也不專業(yè),大多數用自己手機測試下沒問題就覺得ok了,好賴找個做測試出身的Testbird測試下也行啊。
接著說下人為性的體驗問題,體驗的第一個App是做動圖的,安裝之后上面一篇空白,不僅除了內容空白,連背景色都是灰白的,特別是頂部搜索按鈕的顏色和背景色幾乎一色,根本看不到,就像雪地里找白帽子,睜眼瞎啊,想想我也是醉了。反正我不知道新的用戶安裝上是個什么感受。
當然,這個App是面向女性用戶的App,這種顏色讓女人體驗,我覺得女人怎么可能喜歡啊,想想也是醉了。
接著說,體驗第二個App,為了裝第二個App我差點把支付寶和微信都卸載了才能裝上,關鍵就是太大了,裝上去一看50M,心里想,大哥做個簡單的社交App要這么大嗎?關鍵裝上了之后,啟動還慢,心里想,這個用戶要多么愛你多么忠誠你才行啊。
再接著一個體驗的是群組App,別人說給我建了群組,讓我進去后加進去就行了,結果安裝上之后,啟動很慢,這就不說了,為了幫忙我也是愿意花等待時間,關鍵是進去之后,知道了群名,沒有搜索功能,一個一個分類一個一個列表找吧,幾十頁,太多了,根本找不到。
最后體驗的是一個運動App,也算比較知名,結果每打開一次就展示一次引導頁,每次引導頁有四五張圖,每張圖都要看幾秒才能進行到下一張圖,關鍵還沒有跳過的功能,只能看完才行。
當然更奇葩的還在后頭,你在使用這個App的時候,每切換一次功能,都會跑出來一個彈窗,讓你去應用商店寫評論,要么去,要么取消,彈的非常煩人,為了刷應用商店的評論,這樣玩你的用戶,也是醉了。
……
這就是我體驗的四個App,體驗過后,我把他們統統都卸載了,心情也好了不少。所以說,要想在紅海時代生存下去,對產品的質量也要要求非常高。這個和我之前的做法不一樣,在幾年前,做個不怎么樣的App只要能看,就可以獲取很多用戶,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在當下時代,App已經是供過于求,需要在產品上進行非常考究的打磨,這樣才能獲得用戶的青睞。
2.產品創(chuàng)新不足
現在創(chuàng)業(yè)做App的太多了,來自之前酷傳的統計數據展示,當下保持更新的App已經突破了100萬,而應用商店中,App的總量是300萬以上,也就是說這么多App中,2/3是僵尸應用,還有1/3是半死不活的應用,偶爾還有人更新下。
當然還有很多,就是我體驗的App一樣,有個小團隊更新,但是這些App創(chuàng)新性都非常差,基本就是從pc端復制過來,電腦上有笑話。我也做個笑話App,電腦有群組App,我也做個群組App,電腦上有facebook,我也做個社交App,說實話一點創(chuàng)新都沒有,關鍵技術還不如電腦上的。
最后,就是這些App也會非常難推廣,沒有創(chuàng)新,沒有資源,推廣就會非常難,有的App從pc端移植到手機端,好賴人家還有個微博大號或者微信大號,做移植吧,還能倒流一些用戶,而這些一空二白的App,如果再不愿意花錢,就更難推廣了,有時候想想,一個團隊做的App,花個幾十萬,還不如一個初中生搞得一個微博號或者微信號。
同時再看看足記,臉萌等火一把就歇菜的App,好賴也是有點創(chuàng)新的,沒有一點創(chuàng)新的App連火一把的機會都沒有,想想也是蠻憂桑的,為他們這些創(chuàng)業(yè)者。所以,創(chuàng)業(yè)做App,就是移植,也最好來一些創(chuàng)新點,不然真是太難了。
所以,當下如果再創(chuàng)業(yè)做App,一定要想的多一些,把用戶的需求想的細一些,做一個特色的App,而不是隨大流一樣,沒有什么創(chuàng)新和趣味,很難推廣出去。
3.做App創(chuàng)業(yè)的投機心態(tài)
移動互聯網的泡沫現在是越來越大,蔓延到了很多傳統行業(yè)的老板心態(tài)中,而互聯網的高溢價效應也讓很多傳統企業(yè)老板有一些投機心態(tài),即做個App可能就能獲得更多的資本收入,但是他們不知道,互聯網思維和傳統思維有著本質的區(qū)別。
互聯網思維是先燒錢做市場,市場做大了進而再進行營收,或者進行資本運作,這個跨度一般都是五年左右。
而傳統思維呢,屬于邊花錢邊賺錢的思維,大致的想法是雇傭一個人,這個人要創(chuàng)造的價值要超過他獲得報酬的10倍,或者說花一塊錢,要收入10塊錢。記得曾經碰到一個做傳統企業(yè)的老板,到互聯網行業(yè)招人,說起來很有錢,但是當問道招人待遇的時候,說打算花8K-10K招人,還要求總監(jiān)級別,說這個待遇在他們的行業(yè)算是比較高了,還有提成。說實話,這個待遇在互聯網行業(yè)招不到什么高人。
所以就能看出來傳統思維和互聯網思維的區(qū)別,互聯網思維是花大錢招人力,做市場,要么成功,要么失敗,奮力一搏。而傳統思維還屬于計劃經濟的想法,還比較落后。
而傳統企業(yè)轉型做互聯網,大部分都是失敗,除非真正改變了自己的思維方式。因為大多分轉型的傳統企業(yè)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投機心態(tài)的。所以,做移動互聯網App一定要想清楚了再做,不是說花了幾十萬就能發(fā)財了,甚至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
另外,那些融資的移動互聯網企業(yè),大多數都是上百人,做一個App。在人力成本上的付出也是都是非常龐大的。
所以傳統企業(yè)轉型做移動互聯網App,一定要有一個長遠的規(guī)劃和資本投入,否則靠投機心態(tài)是無法真正的得到用戶,也無法得到更好的溢價機會。
最后,通過三個條件也說明,想要獲得移動互聯網的用戶,不是那么容易的,沒有一個好的產品和體驗,沒有好的人才投入,沒有好的資本投入,沒有創(chuàng)新,靠幾個人做個App出來,就想做幾千萬用戶,是不可能的。因為現在的創(chuàng)業(yè)環(huán)境變了,App市場也變了,只有真正有創(chuàng)新的,有個性的,有巨額資本的App才能存在下去,否則只能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泡沫慢慢的走向死亡。當然了,我也希望每個創(chuàng)業(yè)者能多一些思考,想清楚了,不貪多,不貪大,把某個垂直細分領域做到極致,做實在了,那么一定有好的未來。
作者:移動互聯網李建華,微信:ydhlwdyq 移動互聯網行業(yè)推廣人士,轉載本篇文章,請注明作者和微信,否則將追究你的法律權利。
申請創(chuàng)業(yè)報道,分享創(chuàng)業(yè)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chuàng)業(yè)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