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作為重要的消費者權益日,每年都在雷厲風行的進行著,隨著近幾年互聯網的崛起,3.15的重災區(qū)轉向了互聯網。以前只是聽到那個作坊制假售假,現在會聽到哪個互聯網平臺制假售假,性質沒變,受傷的還是老百姓,但是卻玩出了新花樣。
社會在發(fā)展,科技在進步,制假售假者也跟上了時代,去年3.15晚會第一槍"餓了么"驚現黑心作坊,看完你還會餓么…,成為了3.15晚會上的第一個“挨批”對象,央視3.15每年都會把一些品牌拉下馬,拆穿這些品牌偽善的面具。也還有人用3.15來調侃娛樂圈中的假身高,假年齡,假臉,假唱,假票房,扒一扒娛樂圈里那些高調造假事件,著實讓人忍俊不禁啊!
3.15在不斷的打假曝光中,也同時在普及防假知識,讓更多的人遠離假貨,避免上當,現在網購已經成為了購物的時尚主流,但是對于虛擬的信息,萬一遇到制假售假要勇敢的維權,通過一系列的方法采取措施,不僅僅是找售后、去投訴、平臺介入這些,必要時也可以使用法律手段,大膽的保障自身權益。
作為現在人的刷屏神器,謠言總是充斥在我們的朋友圈和微信群,所以趁著3.15打假的節(jié)點,不要輕信謠言,擁有理性的頭腦思考問題。畢竟往往會有人利用3.15這樣一個特殊的節(jié)日來制造浮夸的熱點,這些浮夸很可能會曲解一些事情,所以大家一定要理性。
今年3.15又要到了,不知道又會有什么讓人大跌眼鏡的爆料發(fā)生,我們拭目以待!
申請創(chuàng)業(yè)報道,分享創(chuàng)業(yè)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chuàng)業(yè)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