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新應用!”
站在大模型落地元年,是時候喊出這句話了。
從軟件APP、智能終端乃至具身智能等等,AIGC開始席卷一切。
大模型玩家、互聯(lián)網巨頭、終端廠商、垂直場景玩家紛紛入場,辦公、創(chuàng)作、營銷、教育、醫(yī)療領域相繼被滲透……一個萬億市場,正在醞釀。
站在浪潮起點,當下發(fā)展究竟如何了?機遇在哪?挑戰(zhàn)如何?
在量子位舉辦的中國AIGC產業(yè)峰會現場,一份行業(yè)參考正式出爐——《中國AIGC應用全景報告》。
它針對當下AIGC應用市場繪制了一幅全面立體的應用全景圖。核心觀點包括:
今年中國AIGC應用市場規(guī)模將達200億,2030年達萬億規(guī)模;
B端產品80%實現營收,C端產品近50%以免費為主;
AI原生應用占比高于X+AI,占比接近57%;
多模態(tài)是大趨勢,應用產品占比近50%;
場景與技術匹配是產品落地首要因素,技術成熟度決定落地速度;
AIGC產業(yè)投資資源向頭部聚集,潛在資本重點看向應用層。
……
一同亮相的還有2024年值得關注AIGC企業(yè)&產品榜單。它們?yōu)槔斫猱斚轮袊鳤IGC應用市場,提供了一個客觀視角。
具體細節(jié),我們翻開來看。
現狀如何?
創(chuàng)投現狀:資源向頭部聚集
首先來看投融資情況。
去年,國內AIGC圈內一共至少包含5起代表性融資事件,其中智譜AI憑借智譜清言一年共獲得了超過25億元人民幣融資,月之暗面的Kimi智能助手更是在A輪就吸引了超過10億美元。
可以說,成為獨角獸的周期越來越短。
整體來看,AIGC產業(yè)投資正在呈現方向性轉移:模型層投融資雪球效應明顯,資源向頭部聚集,潛在資本重點看向應用層。
量子位智庫預測,2024年中國AI資本市場將進一步向頭部聚攏;同時,我們認為未來更多可落地應用的AICG項目會獲得機會。
商業(yè)模式:B端變現清晰,80%實現營收
落地方面,目前已有商業(yè)模式中,面向C端的AIGC應用占比達50%。
其中B端產品從通用場景到垂直賽道分布較均勻,收入模式以會員訂閱和按需付費為主,商業(yè)模式較為清晰,雖然(純B端)占比只有31%,但80%以上的產品均實現營收。
而C端產品以智能助手以及圖像生成類的生產力工具為主,雖然用戶量大(純C端占比50%以上),但盈利狀況普遍不樂觀,近50%的產品當前仍未有明確的收入模式,以免費為主。
量子位智庫分析,這主要是因為C端用戶需求并不明確,往往是供給激發(fā)需求,對產品本身的體驗要求較高,強調“易用性”。
以下是完整的商業(yè)模式圖譜:
應用類型:AI原生 > X+AI
AIGC應用產品按AI應用類型可分為AI原生和X+AI兩種,前者占比接近57%,大于后者。
所謂AI原生好理解,是指完全基于生成式AI技術打造;X+AI通俗地理解就是在原先不含AI的產品中加入生成式AI相關技術。
如果按大模型應用類型分,AIGC應用產品又包括基于自研基礎大模型、基于自建垂直大模型和API接入三大類。
如下圖所示,可以看到整個應用層中基于自建垂類大模型的產品占據主流。
這部分企業(yè)利用自己的數據積累和技術能力,率先找到AIGC的落地方向。
再交叉來看,AI原生產品又以自建和自研大模型為主;X+AI產品在基于自建垂直大模型以外,以API接入為特色。
技術普及度:多模態(tài)是趨勢,目前占比48%
技術普及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應用的成熟度。
在目前AIGC應用所生成的模態(tài)中,44%以上專注于文本生成,最為普及;圖像生成占比約為29%,次之。
音頻生成占比比Sora帶火的視頻生成要高6%,最近這個月,Suno和Udio這兩款音樂生成器的誕生,確實也讓我們看到了AI音頻(音樂)生成的巨大潛力。
3D生成尚屬小眾模態(tài),產品市場占比低于3%。
而作為必然趨勢的多模態(tài)(能識別和理解兩種及以上模態(tài)數據的產品),目前的占比已經達到了48%,未來還有較大的成長空間。
如果我們從產品呈現能力來看,類比人類的八項基礎能力,AIGC產品目前各項能力的普及度就是這樣的:
「讀、寫」最普及,「看、畫、聽、說」快速發(fā)展,「思、動」是未來方向。
玩家/產品分布如何?
回到當下,AIGC應用有七大賽道值得關注。
按照技術成熟度劃分,可分為兩類:
AIGC應用相對成熟,商業(yè)模式清晰且營收不錯:營銷、零售、教育、影視、辦公協(xié)同。
目前技術尚不成熟,但潛力大:游戲、醫(yī)療。
按照產品形態(tài)劃分,目前90%+AI應用為軟件形態(tài),AI硬件開始層出不窮,但還沒迎來“iPhone時刻”。
AI硬件代表品類中,“AI+萬物”包括AI手機、AI PC等;AI新物種包括AI Pin、Rabbit R1等。
按照作用屬性以及軟硬件形態(tài),廠商及代表產品劃分如下。具備生產力屬性的產品占比達95%以上。
玩家分布方面,按照公司類型來看,目前可分為四類:
互聯(lián)網公司
AI2.0公司
AI1.0公司
ICT公司
代表玩家圖譜以及應用類型、營收情況如下:
其中,商業(yè)營收情況代表公司產品變現速度。
從地域來看,北京、上海、杭州、深圳誕生的AIGC應用產品最多。
全國AIGC應用產品地域分布圖譜如下,北京以互聯(lián)網公司和AI2.0公司為主,代表玩家最多。
機遇多大?
對于AIGC應用發(fā)展,量子位智庫將商業(yè)化進程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24-2027):產品落地
第二階段(2028-2029):商業(yè)模式發(fā)展成熟
第三階段(2030以后):規(guī)模化盈利
3年內,模型層玩家格局基本落定,應用層“AI原生”產品開始出現爆發(fā)式增長。B端市場商業(yè)模式明確,C端市場從獲客為先轉向盈利為先。
2028年開始,隨著視頻生成和多模態(tài)技術成熟,將進一步助力AGI實現。C端商業(yè)模式成熟,頭部產品將出現在有自研大模型能力的公司中,腰部產品競爭激烈。
2030年以后,正式進入AGI階段。AIGC產品將同時具備“聽說讀寫看畫思動”八項能力,可以更好模擬人類。應用層頭部產品觸達多個行業(yè)場景,腰部產品則聚焦垂類行業(yè)。
市場規(guī)模方面,2024年我國AIGC應用市場規(guī)模達到200億。
預計到2026年,中國AI市場規(guī)模將達千億級別。
到2030年,我國AIGC應用將成為萬億規(guī)模市場,五年(2024-2028年)平均復合增長率超過30%。
最后附上中國AIGC應用全景圖譜1.0。
(文末附完整報告獲取方式)
2024,誰值得關注?
這樣的趨勢與未來,將會由誰創(chuàng)造?
在AI應用落地元年,一份參考答案新鮮出爐——“2024年值得關注的AIGC企業(yè)&產品”結果揭曉。
分別有50家AIGC企業(yè)和40項AIGC產品入選,完整名單如下。
我們希望,這份榜單能夠為理解中國AIGC應用趨勢提供一個客觀視角,也希望它能成為AIGC革命浪潮中的一個新注腳。
我們希望,這份榜單能夠為理解中國AIGC應用趨勢提供一個客觀視角,也希望它能成為AIGC革命浪潮中的一個新注腳。
申請創(chuàng)業(yè)報道,分享創(chuàng)業(yè)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chuàng)業(yè)新機遇!
我不是危言聳聽,現在全球的AI巨頭都在做MCP,毫不夸張的說:誰能把MCP做起來,誰就擁有AI生態(tài)控制權,誰就是AI圈的老大。你們有沒有發(fā)現,MCP在2025年初開始特別火爆,互聯(lián)網技術大廠都在強推MCP。(1)阿里云百煉搞了個MCP平臺,提供50+預置MCP服務。不過大都只面向阿里系產品。(2)騰
2025國際人工智能程序設計精英挑戰(zhàn)賽(IAEPC)在香港中文大學成功舉辦。作為主辦方之一,歐美同學基金會理事長李軍接受了大賽主持人艾誠采訪。在采訪中,李軍認為IAEPC不僅是一場“冠軍中的冠軍”對決,更是一次全球AI人才的線下交流盛會。大賽“史無前例”的吸引了全球青年科技精英匯聚香港,更加推動和普
2025國際人工智能程序設計精英挑戰(zhàn)賽(IAEPC)在香港中文大學成功舉辦。作為大賽發(fā)起人方之一及裁判委員會負責人,施韓原與杜瑜皓接受了大賽主持人艾誠采訪。裁判委員會主席施韓原分享了此次大賽的亮點,IAEPC首次引入創(chuàng)新賽道,探索選手如何與AI合作進行答題。裁判委員會副主席杜瑜皓認為,選手最終目標并
2025國際人工智能程序設計精英挑戰(zhàn)賽(IAEPC)在香港中文大學成功舉辦。來自深圳的學生吳林林作為主辦方記者團成員,采訪了大賽冠軍選手之一。在吳林林的采訪中,選手認為與來自全球的參賽者交流是自己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在科技與AI之前,選手們可以平等、開放、友好的交流。以下是采訪實錄(有刪節(jié)):吳林林
2025國際人工智能程序設計精英挑戰(zhàn)賽(IAEPC)在香港中文大學成功舉辦。來自深圳的學生吳林林作為主辦方記者團成員,采訪了大會嘉賓:全國政協(xié)委員、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立法會議員、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IAEPC聯(lián)合發(fā)起人黃錦輝先生。在吳林林的采訪中,黃錦輝教授勉勵年輕人要像懂中文和英語一樣懂AI,
昨天新出了一個AI,據說比DeepSeek還牛,而截止到今早,已經有10萬人在排隊申請Manus邀請碼了,而且它邀請碼已經炒到10萬了。這是北京的一家人工智能公司蝴蝶科技,創(chuàng)始人是一名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90后畢業(yè)生肖弘,突然向全球宣布:世界上第一款真正的人工智能、通用智能體產品出現了,名叫Manus
謠言肆虐,擦亮眼睛
蘋果16弄了兩個版本,一個是專門給中國人用的,準備用百度的AI,還要交錢。第二個是全世界都可以用的,用了ChatGPT,包括臺灣、香港、澳門都可以用。以后都這樣了。好,問題就出在這,蘋果和百度的合作出現問題了,新聞連起來看,才能明白其中含義。新聞一:蘋果正在和騰訊、字節(jié)初步接洽,考慮將二者的AI模型
“技術日新月異,人類生活方式正在快速轉變,這一切給人類歷史帶來了一系列不可思議的奇點。我們曾經熟悉的一切,都開始變得陌生?!庇嬎銠C之父約翰·馮·諾依曼曾這樣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