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風險始終是懸在順風車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12月7日,交通運輸新業(yè)態(tài)協(xié)同監(jiān)管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為回應部分媒體關切,組織對嘀嗒等順風車平臺公司進行了提醒式約談,進一步出行平臺規(guī)范順風車業(yè)務。
此前,據部分媒體報道,包括嘀嗒在內的多家順風車平臺涉嫌以順風車名義從事非法網約車業(yè)務,并存在部分安全風險隱患。
對此,嘀嗒方面表示,將嚴格按照本次提醒式約談要求,對照問題盡快整改,依法依規(guī)開展經營,消除安全風險隱患,確保產品符合順風車要求。
回應恐難解安全風險之憂,嘀嗒"上市之夢"依舊難圓
2018年,在順風車安全事件頻發(fā)之后,行業(yè)迎來重大變化。行業(yè)頭部玩家滴滴順風車業(yè)務的下線,給了新玩家們入場的機會。
一方面嘀嗒得以進一步搶占順風車市場、曹操等新出新品牌也紛紛入局國內順風車市場,另一方面,拼客順風車、阿爾法順風車、一喂順風車等區(qū)域玩家也開始入場。
對于順風車的合規(guī)性,當時交通運輸部也給出回應,進一步明確了網約車和順風車的邊界。交通運輸部明確"合乘服務提供者事先發(fā)布出行信息,出行線路相同的人選擇乘坐合乘服務提供者的小客車、分攤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費互助的共享出行方式。"并不需要辦理相關網約車許可。
政策方面的進一步明確也在客觀上促進順風車行業(yè)有序發(fā)展。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布的一份數據顯示,國內順風車市場交易總額預計將從2019年的140億,增加至2025年的1139億元。
千億規(guī)模的順風車市場,對于出行領域的各路玩家而言是一塊巨大的蛋糕。但要想把這塊蛋糕吃到嘴里,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安全風險始終是懸在順風車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去年9月,據深圳市交通運輸行政執(zhí)法支隊微信號消息,廣東梅州羅女士搭乘嘀嗒順風車,被無運營資質司機蔡某猥褻。涉嫌非法營運的涉事司機蔡某被警方行政拘留5日。
今年8月份,因"未取得經營許可,擅自從事或變相從事網約車經營活動",嘀嗒的運營主體北京暢行公司被合肥市交通運輸管理處罰款4次,合計罰款10萬元。網約車都發(fā)展到2020年了,合規(guī)似乎仍舊是嘀嗒繞不過去的檻兒。
12月7日,相關部門組織的提醒式約談,對嘀嗒來說不啻于一次振聾發(fā)聵的警鐘。
次日,對于此次約談嘀嗒方面回應稱:通過"凌晨1點-5點停服"、"長距離出行僅限800公里之內"、"虛擬頭像不顯示性別"等限制舉措,進一步確保運營安全。此外,"臨時線路"與"常用線路"共同受到運營單數和價格和限制。
客觀的來講,這些回應中提出的措施來看,確實能夠看到嘀嗒希望能夠做好順風車的安全、合規(guī)。不過,此次被約談之后,嘀嗒的改進措施究竟能夠多大程度的控制安全風險,猶未可知。
在去年9月份舉辦的發(fā)布會上,嘀嗒CEO宋中杰表示,嘀嗒已經實現盈利。算起來,從嘀嗒公布實現盈利到如今已有一年。此前也有嘀嗒"搶跑"有望成為"網約車第一股"的消息,但在一片謾罵批評之中再無音訊。
從資本市場的角度來看,根據天眼查App融資信息顯示,嘀嗒最近一輪融資則仍舊是2017年的D輪,即便是去年宣布實現盈利,但資本市場顯然希望獲得更大的回報。
在資本遇冷,行業(yè)仍然存在變數的可能性下,嘀嗒獲得下一輪融資的可能性也大大減少,IPO可能是一條讓資本方滿意的選擇,只不過,在屢次涉嫌違規(guī)以及近日又被相關部門約談之后,嘀嗒的"上市之夢"恐怕難圓。
實際上,對嘀嗒而言,安全風險始終存在。
比如說,雖然嘀嗒順風車長距離出行限于800公里,從一般的經驗上來看,800公里的路程即便走高速也要9到10個小時,時間依然很長,其中潛在的安全風險也不容忽視。對于嘀嗒來說,即便這樣的風險可能存在,在資本的IPO訴求下,也可能不得不作出取舍。
另外,合規(guī)是嘀嗒始終需要面臨的問題,未來即便上市成功,一家經常被行政處罰的企業(yè)會給人一種缺乏敬畏心的印象,給投資人一個不好的印象,進而"用腳投票",降低對企業(yè)的價值評估預期,也難有較好的估值表現。
其次,相對于滴滴,業(yè)務結構有些單一的嘀嗒如果被暫停順風車業(yè)務,這或許意味著近乎毀滅。也就是說,嘀嗒的風險容錯率相對較低。因而,是否能夠充分意識到風險,對嘀嗒而言可能是直接關乎平臺的生死抉擇。
平臺商業(yè)的不可控因子下,嘀嗒順風車"逆風"而行
從整個市場環(huán)境來看 ,公交、地鐵等城市公共交通越來越完善,單車、電單車滿足了"最后一公里",與此同時,私家車數量也在連年增長。出行方式的多元化使得打車需求增長空間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高。
另一方面,隨著行業(yè)中競爭玩家越來越多,司機的數量也在不斷增長,在部分城市運力的供給甚至于超過了需求數量。
在這樣的供需環(huán)境下,專車快車、順風車以及出租車等市場不斷縮小,只有出租車和順風車兩項業(yè)務的嘀嗒,在商業(yè)上的天花板也會越來越低。
另外,從平臺商業(yè)的角度來看那,嘀嗒似乎已經給自己畫好了邊界,把自己限制在了特定的范圍內,這將使平臺減少網絡外部性,并不利于企業(yè)的長遠發(fā)展。
比爾·蓋茨對平臺商業(yè)有著這樣的解釋:"平臺上所有使用者創(chuàng)造的全部經濟價值應該超過平臺自身所創(chuàng)造的價值。"
一個平臺型企業(yè),能不能形成從增長到盈利再到持增長的正循環(huán),關鍵在于平臺本身能否創(chuàng)造出足夠的價值,并能夠合理分配這些價值。對于出行平臺而言也是如此。
對于嘀嗒等專注于順風車業(yè)務的出行平臺而言,要想創(chuàng)造出足夠的價值,有三大不可控因子需要去解決。
第一,用戶忠誠度的不可控。
從用戶角度來看,順風車的主要客群本身就是價格敏感型用戶,忠誠度并不高,一旦有了高額補貼很容易逃離現在使用的平臺。這意味著對于順風車平臺而言,在賽道愈發(fā)擁擠的當下,價格戰(zhàn)勢必難免,如何保持價格上的競爭力,是一個問題。
第二,運力供給的不可控。
專車是標準的營運車輛,司機也多為專職司機,運力穩(wěn)定且充足,平臺實際上市解決的信息匹配的痛點。而順風車司機大多為例"順路分擔油錢",一方面服務質量不可控,乘客認為自己付費了應該享受專車快車之類的高品質服務,認知差異下供需之間的矛盾會出現新的變化。
第三,風險認知的不對稱。
順風車多為私家車,而順風車的運營對安全風險要求降至最低,平臺一般都會要求車輛裝載錄音錄像設備,前后行車記錄儀,還會提供全天候GPS路線,嚴苛的背景審查。
但是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出于個人隱私或者其他原因,往往難以接受對私家車的各種改裝,平臺的種種措施也就很難落地,從認知上也沒有足夠的風險意識。
而對平臺來說,順風車實際承擔著平臺盈利的使命,但安全的致命風險勢必導致平臺合規(guī)成本的增加,不可控的個體安全事故可能會給平臺方經營合規(guī)帶來毀滅性的影響。
在互聯網江湖團隊(ID:VIPIT1)看來,順風車與網約車有著完全不同的商業(yè)本質,后者是出行需求和出行運力的大規(guī)模匹配,而前者是在共享、環(huán)保等理念下,對于現有出行運力的調整和優(yōu)化。
后者的內核是商業(yè),是以盈利為訴求的市場經濟行為 ,而后者的內核則更像是一個商業(yè)化運作的社會福利組織,商業(yè)不是后者的目的,而是達成最終目的手段。
比如,從平臺業(yè)務結構來看,順風車對于嘀嗒而言是變現業(yè)務,實際上承載著嘀嗒更多的商業(yè)變現的訴求,而對滴滴、哈啰而言則是流量業(yè)務。前者依靠順風車流量變現,后者則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出行服務生態(tài)。
也就是說,出行平臺是工具,變現則要靠服務,建立起從工具—場景—變現的商業(yè)閉環(huán),才是出行商業(yè)的生態(tài)形成正向循環(huán)的關鍵。
順風車的本質是什么?就是在固定的時間,讓需求與供給得到匹配,供給端運力要實現密集覆蓋從而滿足分散的需求,因而順風出行這一雙邊市場的核心在于注冊的司機而非乘客。順風車司機準入門檻過高,則運力不足,門檻過低,則安全風險也會加大。
因此,如何把握準入門檻與風險控制之間的平衡,可能是平臺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科技自媒體劉志剛,訂閱號:互聯網江湖。微信:13124791216,轉載保留作者版權信息,違者必究。
申請創(chuàng)業(yè)報道,分享創(chuàng)業(yè)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chuàng)業(yè)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