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北京、上海正式公布《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俗稱網約車新政)實施細則,與10月8日的征求意見稿相比,兩地網約車細則僅在車型上略有放寬,整體趨嚴的尺度保持不變。
自去年5月份起,國內網約車市場高潮迭起,意外不斷。至今,形成了滴滴、易到、神州“三國鼎立”的局面。京滬新政出臺,將給全國帶來示范效應。預計全國各地網約車實施細則。都將漸次落地,即將“動真格”的網約車新政,又會給這三強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呢?會讓國內網約車市場上演什么樣的“三國殺”呢?
7月29日,網約車新政正式出臺,網約車被正式定性為“預約出租車”,與傳統(tǒng)的“巡游出租車”相對應,其的合法性終于獲得官方認可。但是,網約車新政對預約出租車的車、人、平臺等都做了規(guī)定性的要求,并不是所有的平臺和車輛、司機都符合這些規(guī)定。而京滬實施細則標志著網約車新政正式進入實施階段,意味著網約車行業(yè)即將迎來一場“大清洗”。
按照京滬網約車實施細則要求,網約車車輛使用性質登記為預約出租車,安裝具有行駛記錄功能的車輛衛(wèi)星定位裝置、應急報警裝置,并嚴禁私家車做網約車,如果司機車主想要從事網約車運營,則必須改變車輛的屬性,由營運車輛轉為營運車輛,并安裝車輛運營所需的設備。
在國內,滴滴、易到、神州三家網約車公司中,滴滴大部分網約車,以及所有的快車、順風車都是私家車提供服務;易到私家車也占據(jù)絕大部分比例;神州則全部為租賃的專業(yè)車輛。從此點來看,神州專車的運營模式是與網約車新政的規(guī)定比較一致的,而滴滴和易到則需要對涉及私家車業(yè)務部分進行調整,要么與私家車主協(xié)商,改變車輛性質;要么就只能自己購買車輛,雇傭全職司機從事相關業(yè)務,如此,滴滴快的和易到將不得不對車輛性質做調整,或將面臨眾多的車輛資金投入。
網約車新政除了規(guī)定車輛的性質,還對網約車司機做了規(guī)定,要求網約車司機必須經過考核后方能取得從業(yè)資格。這就要求網約車平臺與網約車司機有一種勞動所屬關系的存在,否則網約車平臺很難組織接入平臺的私家車主進行學習、培訓、考核的。
無論是滴滴還是易到,它們的平臺都有私家車主的接入,與私家車主都是收入抽成的業(yè)務關系,很難對司機進行集中管控。與之相對,神州專車的司機都是專職司機,均和第三方勞務工資簽訂合同,還有基本職業(yè)技能培訓,是比較容易對司機行為進行規(guī)范的。
同時,網絡預約出租車還必須具有營運車輛的相關保險。車輛除了有自己的車輛險,還必須給乘客購買座位險。這部分又該又誰來支付,是平臺,還是車主?滴滴與易到還需面對這樣的問題。
業(yè)內人士分析,網約車新政中關于網約車的車、人相關規(guī)定,是要求平臺對車輛和人員擁有更大的掌控和管理權,更偏向重運營的模式。滴滴與易到在這兩個方面還有比較長的路要走,要將現(xiàn)存的輕運營模式轉變?yōu)橹剡\營模式。相比而言,神州專車的“輕資產+重運營”模式則更符合新政要求。
申請創(chuàng)業(yè)報道,分享創(chuàng)業(yè)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chuàng)業(yè)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