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 >  移動互聯 >  正文

國產手機扎堆搶頭條:眼球經濟有那么重要嗎

 2015-06-30 15:53  來源: 用戶投稿   我來投稿 撤稿糾錯

  阿里云優(yōu)惠券 先領券再下單

6月30日,小米、魅族、華為紛紛在今天召開新品發(fā)布會,小米即將推出紅米note2手機,而這則消息是小米官方今天才發(fā)布的。魅族和華為早已宣布要在今天召開新品發(fā)布會,據悉魅族或將推出MX5系列的手機,華為可能會推出榮耀X2。但目前還只是許多人的猜測,不過很快答案即將揭曉,近年來國產手機品牌扎堆搶頭條的現象越來越常見。趕在同一天召開新聞發(fā)布會,無非是為了吸引眼球。

產品發(fā)布會作秀的味道越來越濃

類似的產品發(fā)布會有點像個人的作秀,或者說是企業(yè)的作秀,小米、魅族、華為三大流行低端手機品牌,如今為了搶頭條,可以說是煞費苦心。這種新聞發(fā)布會說白了就是赤裸裸的營銷活動,基本套路幾乎都是一樣的,先在微博、微信平臺上預熱、造勢,埋下伏筆讓大家去猜測。這樣在這段時間就能獲得持續(xù)的關注,小米應該是這方面的先行者,魅族、華為等國產品牌等于是復制了小米的營銷思路。而且目前來看,這種營銷模式還非常成功,確實吸引了大量的粉絲用戶關注。

扎堆搶頭條只為吸引粉絲的眼球

在粉絲經濟大行其道的今天,小米、華為、魅族三大國產品牌已經積累了不少忠實的粉絲用戶。其中肯定也有一些骨灰級的腦殘粉,所以不管這三大手機品牌發(fā)布什么樣的產品,都會一如既往的支持,并且時刻關注新聞發(fā)布會的動態(tài)。眼球經濟看似沒啥作用,但對于企業(yè)的知名度、甚至是股票價格都有一定的影響。不過像華為、魅族等國產品牌,未來幾年、十幾年的時間,還是應該重點提高產品本身的使用體驗,以及研發(fā)擁有自己專利的技術。

產品更新的太快會帶來負面影響

國產手機品牌的新品發(fā)布頻率有點太快了,手機、平板等數碼產品更新換代本來就挺快。如果小米、魅族等品牌發(fā)布新品手機中間間隔時間太短,甚至還不到一年就推出新版本的手機,而且售價與上一年推出的手機差不多。那么對于剛買最新版本的用戶來說,肯定會覺得自己吃虧了。產品更新的太快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頻繁的降價也是如此,小米、魅族、華為三大品牌競爭的很激烈,出現惡性競爭也在所難免。

但當小米、魅族等國產品牌之間的差異化越來越小后,用戶更關注的就是產品本身。高性價比的優(yōu)勢已經被逐漸弱化了,選擇小米或者選擇魅族,似乎已經沒有多大區(qū)別了。因此國產手機品牌吃老本早晚會被用戶淘汰,一味追求眼球經濟和低價,最終只能在低端消費市場生存。本文出自 創(chuàng)新工廠 站長原創(chuàng) 轉載保留地址

申請創(chuàng)業(yè)報道,分享創(chuàng)業(yè)好點子。點擊此處,共同探討創(chuàng)業(yè)新機遇!

相關標簽
智能手機

相關文章

  • 國產機們的高端夢:OV保守、米耀激進

    自華為遭遇制裁事件之后,無奈從高端市場退位,為了盡快接棒華為,國內手機廠商隨后集體加速走向高端化。

    標簽:
    智能手機
  • 手機高端市場躍變前夜:誰是關鍵變量 ?

    在華為缺席后,“做高端手機,沖高端市場”成為眾國產廠商的頭道難題,榮耀獨立后的優(yōu)異表現,證明其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這對其他廠商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市場拐點將至的歷史性機遇下,國產廠商能否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市場將拭目以待。

    標簽:
    智能手機
  • 2022年,智能手機三大關鍵詞

    對國產手機品牌而言,2021年是不太平靜的一年。

    標簽:
    智能手機
  • 李書福做手機,不比雷軍造車簡單

    9月28日,由李書福創(chuàng)辦的湖北星紀時代科技有限公司,與武漢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吉利正式宣布進軍手機領域。而根據此前相關媒體的消息,吉利手機項目進展神速,已經開始在業(yè)內尋覓人才,將在武漢、上海、乃至海外設置辦公地點。

    標簽:
    智能手機
  • 高端手機2.0:從“攻城”到“沖鋒”

    在智能手機的高端市場上,出于技術、品牌等因素造就的天然門檻,蘋果曾牢牢霸占“城池”多年。直到2020年,IDC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國內高端手機銷量,華為以44.1%的份額位居第一,蘋果則以微弱的差距排在第二,占比44%。

    標簽:
    智能手機

熱門排行

信息推薦